jbo风景园林和园林绿化十篇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1-20 10:31:24    浏览:

[返回]

  宜兴市位于江苏南部,与浙江、安徽交界,东南临太湖,西南连天目山余脉,属于低山丘陵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亚热带东部季风气候类型。龙背山森林公园作为联系宜城、丁蜀的绿色纽带,公园内地形地貌丰富多变,植物资源丰富,公园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自然景观为特色,再配以休闲娱乐设施,充分满足游人和市民的需求。

  根据龙背山森林公园现状特点和周边用地条件,规划布局采用“两轴、三区、八节点”的生态景观结构体系,形成“两轴、三区、八节点”的生态景观结构体系。“两轴”指公园内两条带状谷地,一条为自然生态景观轴,一条为运动休闲景观轴。除了道路绿化的景观效果外,谷地内设置一系列主题专类园,通过园路串联成景观序列,从而使这两条谷地成为区域内两条重要的景观轴线。“三区”指对森林公园三大功能区的划分,按现状地形及河道划分为三大片区。东部以“运动”、“健康”为主题,规划儿童乐园、滑草场和其他运动场地为主体的运动休闲区,软、硬质景观结合,具有集中的大型公共空间及体育锻炼场地;中部突出自然景观,以具有代表性的本地自然植物群落表现“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自然风光,几个主题专类园构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观光游览区,突出每个主题专类园的特点,并将宜兴历史文化融入其中,通过局部的功能划分、绿化配置来加强自身景观体系的完整性;西南部为度假休闲区,区内设置一个高尔夫练习场,突出其景观特性,作为一项大众化运动,为普通的市民提供了一项极佳的休闲运动,区内还有少量度假别墅,结合自然地形和水系,营造一个高档次的度假休闲场所。“八节点”指龙背山森林公园内的八个重点处理的广场、标志和对景等,包括三个主次入口的广场,文峰塔及塔院,荆源广场,两条景观轴的交汇处和梅花坞对景广场。

  建立龙背山生态保护区是为了对保护区的植被进行保护、培育,突出城市“绿肺”的作用。因此,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培育为主,护、育结合的原则。加强对保护区建设的控制和引导,防止对自然林带的破坏。同时遵循自然规律,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培育区内的生态功能。

  调整保护区内现有农业的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尽量减少人类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其达到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目的。

  规划中要突出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生态保护区作为城市“绿肺”,必须解决制约其功能发挥的各类不利因素。同时以系统、整体、协调和动态的规划理论为指导,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在龙背山森林公园,可通过对树木的间伐、择伐,块状或团状混交枫香、乌桕、黄山栾树、金钱松等,形成四季变化、色彩丰富的针阔混交林。

  通过植物造景组建园林空间,采用框景、夹景、漏景、隔景等,丰富园区的景观层次。

  3.3.1风景林的空间部署要根据规划要求和形态特征,季相变化合理配植,充分发挥植物的观赏特性,使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达到最大协调。配植方式可选择孤植、丛植、群植及大面积不等株行距造林,形成密集型、稀疏型、园林型、空旷型和草地草坪型,不同类型的森林风景不规则地交替出现,形成“移步异景”的感觉。同时还要安排对景、透景、障景、隔景等,丰富园区景观层次。

  1)自然式配植。自然式配植强调变化,没有一定的株行距,将不同的树种进行群植、丛植、孤植,具有活泼愉快的自然风趣。公园中各小区的风景林营造采用自然式配植。

  2)孤植。在地势平坦的地方如服务区等地选择树形优美的乔木孤植在建筑物周围,起到遮荫、观赏的作用。

  3) 带植。在公园境内的旅游车行道、湖溪两岸用乔木、乔灌木、乔灌草等多种组合方式实行带状栽植,也可成行规则栽植,亦可不等距种植。

  4)群植、丛植。在人为活动频繁的地方通过不同形态、相同形态不同高度的乔木、灌木等树种采取群植、丛植的方式,形成不同的构景,增强园区的观赏价值。

  3.3.2同时也充分利用丘陵之间的天然谷地的平坦地势,设置能够体现宜兴地方文化为市民所认可的三个专类植物园:

  1)杜鹃园。引进移植毛鹃、夏鹃、西洋鹃等200多个杜鹃品种,根据不同物种的生态习性,依山、就石、伴水大面积栽培,营造“自然古朴、清幽飘逸、曲径通幽”的园林氛围,构成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山水园林景观;并据杜鹃花的形态与色彩差异,采用多种乔、灌木杜鹃混合种植,构成立面高低错落、平面层次分明的园林组群。

  2)桂花园。栽有丹桂、银桂、四季桂等多种桂花品种,桂花作为全园的主景,植物配置要求四季有景,品种多样,丰富多彩,因而在每个区域内都会配植与其相对应的特色植物。

  3)蔷薇园。占地4万平方米,以孔雀开屏、巨龙等形状布局,孔雀的每一片羽毛用不同的颜色、不同品种的月季来点缀,草龙以绿为底色,展示龙凤呈祥的喜庆场面。

  1)林相改造点缀式典型设计:以整体性自然景观及多目标功能为设计原则,改变杉木和马尾松林相叶色过暗的技术措施,是选用叶色、花色、果色鲜亮的高大乔木上山造林。在杉木和马尾松林内,点状种植 2-5 株彩色观赏树种,观赏面积在 50~200 亩,大致 80~300 个种植点,160~1500 株目的树。这种自然式的修景方法,既简单易行,经济节本,又在叶色过暗的针叶林内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景象,针叶和阔叶树种混交,绿境和色彩交织,错落有致,具有自然风姿韵味。

  2)林相改造复合式典型设计:在点缀式的基础上,在山顶或山脊线等醒目部位,进行带状种植,观赏带宽约 3~9m,种植 1~3 行树。这种人工修景方法,具有强烈艳丽的色彩效果,甚至可以改变远景的视觉景象。

  选择色泽艳(叶色、花色、果色鲜亮)、色量大、色期长的树种。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栾树,秋季变色的金钱松、榉树、鹅掌楸、枫香、银杏、乌桕、重阳木、黄连木、野漆、柿子、黄栌、火炬树、五角枫、红枫、无患子、江南桤木等。三季观叶的紫叶李、紫叶矮樱,四季观叶的黑珍珠红花木、金边黄杨、金边冬青等。

  苏南夏长秋短,再加上海洋性气候和水乡的地域特色,不利于树叶变色。即便是苏南的一些公园、绿地引种了枫香、银杏等彩色树,到了秋天树叶虽也变色,但受气候、土地因素影响,红得不够、黄得不亮,色彩饱和度不高,观赏者戏称为“抹布”色,更重要的是观赏时间短。在栽种彩色树种的同时,研究为树叶变色“助力”的养护技术,包括磷肥、钾肥调色技术,微量元素施肥增加花青素含量技术,干旱胁迫增色技术,营造绿地小气候增色技术,人工喷水提高温差增色技术等。

  在林分郁闭度 0.2~0.4 的林内,对林窗面积大,且土层薄、游客容量大、景观要求高的地段,其林相改造措施是:林窗清杂,种花种草,适度移植大树,形成疏林草坪或疏林花坪。

  在林分郁闭度 0.4~0.6 的林内,移植森林公园内的野蔷薇,引进桂花、毛杜鹃、月季,种植大叶冬青、紫薇、连翘、木槿、紫荆、金叶女贞、小叶女贞、红花木、海桐、火棘、红叶李、垂丝海棠、石楠、梅花等中性树种。

  在林分郁闭度 0.6~0.7 的林内,种植八角金盘、十大功劳、棕榈、毛杜鹃、珊瑚树、大叶黄杨等耐荫花灌木,改善林相,迅速成景,提高生态风景林的景观效果。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其特点是综合性、艺术性和独特性。风景园 林绿化工程内容多样化、复杂化,工程规模日趋大型化,风景园林绿化工程与土木、 建筑、 市政、 灯光及其它工程协同作业日趋增多;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其艺术文化内涵逐步提高;此外还具有施工方法不一,质量要求不一,季节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而,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程项目的质量更难以控制。

  1)施工队伍良莠不齐,难以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由于风景绿化施工的严谨性、技术性都比建筑施工低,导致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又加上其可观的利润,致使许多素质不高的施工队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他们往往只重视最后的景观效果,对土壤、基肥、树坑规格等不是很强调,致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增加了后期维护管理的难度。

  2) 施工管理水平低,管理成本高。由于施工管理水平低,造成返工率,施工进度慢,管理成本高,树木成活率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有由于胡乱施工,造成对环境污染。

  基于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以上特点,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理与控制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绿化工程实行招投制。要求绿化主管部门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绿化工程,必须实行招投标制,让具有一定绿化施工资质,有一定绿化施工业绩的施工单位参加,实行优胜劣汰制,让那些施工质量差,信誉不好的退出绿化施工行业。即便是小规模的绿化工程的施工,也必须有绿化施工资质,无资质者,不允许从事任何绿化工程的施工活动。

  2)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投入了各种原材料、产品、半成品、构配件和机械设备。投入材料的质量,如种植土质量、苗木质量规格、各种管线、铺装材料、灯光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严格控制投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

  3)推行工程项目监理制。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障。园林绿化工程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遵循科学准则,以科学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园林绿化监理工程师既维护业主的利益,又维护施工单位的利益,做到守法、诚信、公正、科学,从而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园林绿化监理人员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能够做到全过程跟踪,发现不合格材料、工序、产品做到及时整改,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每个环节不出问题,从而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4)严把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分项工程质量等级不符合标准,分项工程、单位工程的质量也不可能评为合格,而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正确与否,又直接影响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线)绿化养护控制。加强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

  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

  6)完善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完善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理与控制不可缺少的部分。竣工验收是施工阶段的最后环节,也是保证合同,提高质量水平的最后一道关口,通过竣工验收,全面综合考察工程质量,保证竣工项目符合设计标准、规范等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通过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档案整理,既能总结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施工过程和养护过程,又能为建设单位提供完整的变更、竣工资料,提供后期使用、维修的根据,项目监理部必须重视完善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

  1)切实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在掌握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编制施工计划书,认真做好场地平整、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做好准备工作,往往会加快施工进度。

  2)职工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是由园林绿化职工所创造的,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责任感、事业心、质量观、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等均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项目经理部要“以人为本” ,充分调动园林绿化职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增强质量观和责任感,牢牢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负责地搞好本职工作,以优秀的工作质量来创造优质的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3)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风景绿化工程施工就是按设计要求艺术地种植植物并使其成活,设法使植物尽早发挥绿化美化的作用。所以说设计是风景绿化工程的灵魂,离开了设计,风景绿化工程的施工将无从人手。施工人员对设计意图的掌握、与设计单位的密切联系、严格按图施工,是保证风景绿化工程的质量的基本前提。

  4)重视土壤的处理工作。土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植物今后的生长,要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化验分析,从酸碱度、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进行分析、测试,再采取相应的消毒、施基肥、客土等措施。尤其是土壤的翻挖深度、客土质量、基肥的腐熟程度及施人量、地形的平、整度都要符合相关要求。

  5)定点放线的处理。一般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种植穴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放线时遇特殊情况就须灵活处理,适当调整株间距离。

  6)遵循植物生长规律,掌握苗木栽植时间。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好坏与苗木的成活率有很大关系,不同的绿化苗木具有不同的生长规律,栽植季节和栽植时间也各有差别。掌握不同苗木的最佳栽植时间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因此,必须遵循苗木生长规律,在苗木最适宜时间内栽植,确保苗木成活,提高工程质量。

  7)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把质量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预防为主就是加强对影响质量因素的控制,对投入品质量的控制,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

  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掌握工程原理,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等方面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把风景园林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经济又实用且美观的园林作品。

  [1]金德钧等.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陈佩胜.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初探[J] .建材与装饰,2007.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加快,我国对城市环境的建设与改造都加大了管理力度。因此,对风景园林的需求量很大,使得我国目前的风景园林设计有了新的发展。但是由于忽视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以及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等许多原因,导致我国的风景园林在规划设计和施工上参差不齐,既浪费了材料和资金,还没有得到人们真正需要的风景园林景观。

  1.1风景园林的特点 现代风景园林经过了百余年发展历程,其规划设计在内容上越来越广泛。已将原本空旷的区域发展成城市广场、居住小区以及公园等景观环境;将自然原始保留下来的景观进行人工生态的改造,并与现代的风景园林精神相结合,达到理想的设计理念。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上的各个领域的物质材料都变得丰富多彩,特别是新型材料的使用,为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技术基础,使现代风景园林与之相结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观赏效果。

  1.2风景园林的绿化作用 风景园林绿化对于环境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借助于园林植物、绿地构造、景观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对城市及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生存提供良好的栖息地,为物种的多样性创造条件。

  2.1 施工管理不规范 从宏观角度来看,主要问题是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完工后很难长期维持预期的效果,往往只重视验收时的状态,而没有从长远角度出发,不能够保证园林的质量。使得许多风景园林工程在质量管理上存在随意性强的现象,遇到问题时就仅从表面上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从整体上衡量问题,对园林的质量造成极大的隐患。从微观角度来看,主要问题是施工现场的管理混乱。主要表现有计划性不强、操作不规范、无视规章制度等。

  2.2 施工队伍的素质问题 现今,绿化队伍良莠不齐、缺乏专业知识、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管理上也相对落后。施工队伍中具有专业素质,专业技术的人才少,施工队伍素质普遍较低。对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不能充分体现,有的甚至看不懂图纸,不认识植物,也不懂栽培技术出现大大小小的操作失误,植物没有合理配置等。目前由这些非专业人士进行的施工无法达到标准,导致很多绿化工程植物成活率较低,或者生长势不强,达不到应有景观艺术标准。

  2.3 施工工序安排不科学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所以有序且合理的施工顺序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了工程能否按时且高质完成。假如施工的顺序杂乱,就会导致工程拖拉,甚至是停止运行,目前施工工序安排存在的问题就是:施工之前的准备的不够充分、工序安排不科学、不合理,施工单位也没有根据施工情况编制详实的栽植计划,太过于追赶进度,使用类似于绿化植物的线性种植等施工模式,虽然在是加快了速度,可是,仅浇水一项就为施工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2.4 施工后期养护问题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做好了养护就完美的表达的设计者的设计概念。

  3.1严格审核施工设计图纸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和验收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图纸,它的设计效果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最终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首先要从设计阶段抓起,工程管理人员要对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形条件、生态、经济进行全面的测量与统计,结合工程各项设施的具体布局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通过客观、合理、科学的方法充分理解园林景观工程设计图纸的可行性,保证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

  3.2 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制 施工项目的管理其本质是一项对人员的管理,必须有颜色各的管理制度。作为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明确施工的主体要求和施工计划,使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的节奏一致,步令统一。只有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摆好管理人员的位置,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提升管理人员的水平,建立管理人员的信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样才能使施工管理工作得到更好落实,促进工程的整体成本降低,达到预期管理目的。要想正确地执行园林绿化相关规范标准,建设一个优秀的园林工程,就必须确定项目的管理目标,参照施工和验收规范标准,建立程序化管理方式,实施目标责任管理,以制度的形式对项目进行有效监管,使施工管理工作有据可查,实施顺利。确保施工后期的质量。

  3.3 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 园林景观的施工时很严格的,要想有高质量的施工就必须拥有一支高标准的队伍,必须是一支生产技术素质良好、管理过硬的队伍。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时,除以项目经理的管理目标和职责为中心外,还应配备合格的管理技术人员。要求施工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做好操作人员的培训,强化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严格施工各项管理制度。同时,应拒绝不符合要求的施工人员和以往工程质量信誉不好的施工队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从思想上改变员工的思想,培养员工求线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顺序的合理安排是保证整个工程顺利完成的关键,而建立合理工序的主要环节是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项目部的首要工作。对于如何建立合理的施工顺序,途径是加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加强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加强对所需施工原料和植被的统计。总体来说,就是要对施工涉及到的相关工作进行详细的调查和了解,同时还需要参考以往优秀风景园林的施工工序,采取适用于本工程的相关步骤。并在需要改动的地方重点分析后确定具体实施方案。

  3.5后期保养与维护 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工作并不是到竣工验收就完全结束了,工程项目的后期保养与维护也是保证园林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由于受到人为、气候等各方面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园林绿化工程在交付使用以后都会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也就必然导致了园林工程整体质量的下降,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对遭受破坏的部分进行保养与维护,园林的质量也就将持续下降。园林管理人员要加强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延伸,以实现更持久保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目标。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工程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因此,作为一名园林工作者,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等方面的技能,只有这样, 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地前提下,较好地把园林绿化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经济、又实用且美观地园林作品。

  [1]黄鹏志.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对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提示作用。生态风景园林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大量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施工背后,暴露出较多问题,必须要采用适当的应对措施及时进行解决。

  作为自然生产力主体,应该构建多样性的风景园林,对绿地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健全景观生态结构,解决好保护与利用、改造与恢复的关系,保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生产及信息传递的高效进行。

  在规划中应把风景园林系统当作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优化利用。

  进一步增加风景园林内物种的多样性,提高风景园林生态系统功能,维持生态平衡发展,构筑具有区域特色和个性的绿色景观jbo。

  利用风景园林植物的环保作用,例如水生植物和生物的分解循环作用,实现防污治污的目的,并通过风景园林建设防污治污设施,达到风景园林的美化与治污功能的双重作用。

  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通常是分开的,这样就使得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会出现对园林绿化建设设计思想不够深入了解的情况,很多的施工在进行的时候和设计人员缺乏一定的沟通,这样就使得园林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在施工中很难得到体现。很多的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时候经常存在着对绿化工程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在施工中经常不会编制一些栽植计划,没有合理的组织和调配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这样就出现了施工中没有按照相应的园林景观质量标准和技术措施来进行施工。

  在生态园林景观工程中存在着各个单项工程在施工中缺乏很好的沟通,在施工中也不进行相互的协调,这样就会导致园林景观工程中绿化工程、水电工程和土建工程之间经常会发生一定的冲突,这样就使得工程的进度受到影响,完工的时间也会出现延长的情况,这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会影响施工企业的市场信誉。

  生态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与验收的主要依据,其设计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景观效果。设计图纸是整个设计的核心,也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如果不严格根据图纸施工,将会严重影响施工的效果。这要求结合工程整体功能需求与各项设施的具体布局,来审核工程设计图纸,这也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

  从本质上来看,方格放线网法并不是一种精确的方式而是一种大概的、预算的方式对植物进行布置。在实际的工作中方格网放线法会受到较多的干扰例如地形、地域等因素。除了客观影响还有主观影响。在放线的过程中操作者能否进行准确的判断,也将直接影响放线)平板仪联合法

  平板仪联合法相比方格网法其准确性更高。利用平板仪联合法进行施工主要是通过平板仪完成目标点方向的确定然后利用测量工具把要求的距离划定出来。这种方法在平面的生态风景园林的布局放线施工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平板仪需要在平板上放置设计图纸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放线工作,从而导致平板仪受到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利于平板仪的稳定性。特别是在雷雨天气时施工工作往往会因为图纸被雨水淋湿而导致中断。

  风景园林土壤质量的水平严重影响着植物的生产,所以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做好土壤质量的检验工作,要保持土壤具备足够的营养成分;然后采取相应的施基肥、消毒、客土等措施。特别是土坡土壤的客土质量、施入量、翻挖深度、地形的平整度、基肥的腐熟程度等都要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在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是构成园林工程质量的基础。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所投入材料的质量,比如:苗木质量规格、铺装材料、控制设备、土方质量、亮化设施、各种管线等不符合质量要求,那么风景园林工程的质量就很难达到工程质量的要求和标准。

  在生态园林施工所用植物运出前,为了保障植物的成活率,在工作中必须按照起苗、调运等相关措施将植物打捆、包扎,进而方便运输过程。在生态风景园林景观施工中,土壤质量直接影响植物生长,所以必须从生物学角度,保障土壤质量,让土壤质量拥有足够的养分,保障施工质量。尤其是土壤土坡施入量、客土质量、地形平整度等都必须满足园林施工质量标准。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施工工艺也直接的影响着生态园林工程的质量,所以对材料的铺装、苗木的规格、以及设备控制等都必须满足施工材料标准,从源头上避免由于材料的不达标而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绿化建设要做到“三分建、七分管”。好的园林作品,不仅需要精细的施工建设,还需要精心的管护。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要努力做到:①在城市内公共场所搞好绿化宣传知识,提高全民绿化环保意识。②建立健全绿化管理体系,努力做到一个分区一支专业队伍进行养护管理。③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督力度,保证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和效果。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要从园林的生态效益出发,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在确保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要尽量减少资源浪费,注重先进管理手段的使用,确保生态风景园林管理水平的提升。

  [1]邓仁玮,张大勇.浅谈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关键问题[J].包装世界,2014,(3):10-11.

  [2]邵庆娜,高永.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关键问题分析[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4):257-257.

  园林与绿地属相关范畴,园林在中国jbo古籍里根据其形态和用途不同称作园、圃、苑、庭园、别墅、山庄等。现代意义的园林包括各类公园、花园、动物园、植物园、城市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休养胜地等等。园林包含着五种基本的要素:地貌、道路、广场、建筑和植物,是绿地中设施质量与艺术标准较高,环境舒适,风景优美,可供人产游憩的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永嘉风景园林有其特有的发展优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笔者一直从事林业工作,就促进永嘉风景园林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

  (1)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永嘉风景园林发展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永嘉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北岸,南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东邻乐清,西连青田,北与仙居、黄岩接壤,总面积2.7万公顷,总人口87万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开放县。近几年来,永嘉县委、县政府实施 “沿溪绿色旅游风光带”,以沿江、山区两大区域为增长极(沿江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山区要搞好农业、旅游业)。永嘉的基础设施建设蒸蒸日上,连接瓯江南北的温州大桥把永嘉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连成一体,瓯北三桥、瓯江五桥把永嘉与温州市区连结成一块。金丽温高速公路永嘉段通车;在建的诸永高速公路、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贯通我县境内。永嘉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优美,人文景观丰富。

  (2)“生态立县”政策深得民心,为永嘉风景园林发展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永嘉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境内有部级风景区楠溪江,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著称,是人们度假休养、旅游避暑胜地。龙湾潭森林公园和四海山森林公园是我县的两颗绿色明珠,被誉为楠溪江的“天然氧吧”,是广大市民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健康、休闲、旅游的好去处。2002年11月,龙湾潭被国家林业局列为部级森林公园,以峰奇、瀑多、潭悠、林茂见长;而四海山森林植被茂盛,气候温和凉爽,地形平缓开阔,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着“绿色林海”、“清凉世界”、“世外桃源”、“野趣乐园”的美誉。永嘉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的口号,以建设“山水永嘉”、“文化楠溪江”。

  (3)林业种苗和花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为永嘉风景园林发展建设提供物种条件。种苗花卉是绿化国土、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包括城市绿化苗木、四旁植树苗木与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苗木等。近年来,我县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绿化造林和生态环境建设,把国土绿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随着城市绿化美化、通道绿化工程、村镇环境整改及林业工程建设快速推进、绿化苗木业较快发展,前景看好。

  (4)部级风景旅游区开发,为永嘉风景园林发展建设提供天然优势。永嘉山川秀丽,境内有楠溪江部级风景名胜区、四海山森林公园和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还有楠溪江、西溪、菇溪、乌牛溪,均为瓯江下游的一级支流。其中楠溪江是最大的支流,分为大楠溪,小楠溪,东面的鹤盛溪、孤山溪、花坦溪、古庙溪、陡门溪和西面的五尺溪,共8条二级支流,素有“天下第一水”之美誉。楠溪江风景名胜区划分为楠溪江及沿江、大若岩、石桅岩、水岩、北坑、陡门和四海山七大各有特色的景区,融奇、险、秀、幽于一体,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而著称,是我国部级风景区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

  (5)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为永嘉风景园林发展建设提供有益补充。楠溪江流域是革命老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中心策源地和浙南革命活动的中心,是浙南地区革命的摇篮。红十三军军部旧址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江山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区域是红十三军的发源地,是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五尺乡五尺村红十三军军部旧址――胡氏四房宗祠,1930年5月,浙南红军游击队组建为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长胡公冕,军部即设于此,并以附近山区为根据地。沙头烈士墓列为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陡门景区,岩石高耸奇特,可找到日军炮台遗址。其他如张田庵一带的东港边区革命纪念地,洋湾的地堡,双尖村的双尖宫,上埠村的浙南“三五”支队活动点,岩头镇的金贯真(红十三军政委)烈士墓,岩坦镇屿北武装起义纪念亭,潘坑景区的谢文锦烈士故居和纪念碑,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旧址黄皮寺和浙南革命委员会旧址溪下村金氏宗祠。这些在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上要连成一体,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如南崖,亦称芙蓉崖,宋陈虞之抗元殉难之地,后人改称“将军崖”,是缅怀先烈的活教材。

  (6)富有特色的古村落群的保护开发,为永嘉风景园林发展建设提供示范样板。楠溪江两岸的古村落群是我国千年耕读文化的实物见证,是世界上一种濒临灭绝的历史文化,国家建设部于1999年将楠溪江古村落列为“世界遗产预备清单”。枫林、花坦、苍坡、周宅、芙蓉、蓬溪、茗岙等古村落,历史悠久,类型丰富,风格朴素,宗族文化突出。如岩头古镇――丽水街景区,由300m长廊、亭榭、清流、古树、庙宇、戏台等组成,眼前仿佛打开一部中国宋元以来的历史书卷,是楠溪江唯一一座以双水利设施来规划布局的村寨,是国内现存最完整、最有特色的乡村园林。

  种苗和花卉在绿化美化环境和丰富人们生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直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它的兴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的安定情况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绿化造林,苗木先行,没有优质的林业种苗花卉,美化绿化、彩化亮化就成为一句空话。一些苗农忽视市场需求,盲目跟风,不合理地扩大绿化苗木常规品种,导致苗木滞销严重,结果欲售无人问,苗木当柴禾烧。这是由于苗农缺乏市场经济常识,不善于捕捉有效的市场信息造成的。

  永嘉风景资源得天独厚,“永嘉山水”文化资源驰名海内外,楠溪江风景名胜区占全县总面积23.4%,景点多达800余个。但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林种、树种单一,中幼林比例大,林分质量差,郁闭度低,森林生态系统脆弱,以针叶树为优势树种的林分蓄积占林分总蓄积91.74%,阔叶树为优势树种的林分蓄积仅占8.26%。加上一些小水电项目盲目上马,钼矿等矿产滥采乱挖以及部分公路、机耕路的建设,造成植被破坏、山体滑坡、水土流失、河床淤塞。植被是山地溪流风景区的灵魂,楠溪江山地绿化美化,林相以马尾松等针叶树为主,植物景观单调,加上青山白化,森林环境视觉效应差。滨江绿地以草被为主,乔木过少,生物量低,景观异质性不足。

  城镇绿化不惜花重金从农村采购调入大树,且大都是稀有名贵树木;但由于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致使这些大树在城市里不能很好地存活,而农村原有的和谐自然环境却因此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必须规范大树进城,采挖树木必须合法,要以有利于资源保护,不破坏森林、树木、林地为前提。

  风景区内一些山体被非法开采,一些滩林地、溪滩地被非法采挖,一些游客或是当地村民随手乱扔拉圾,乱摘花草,滥采乱挖珍稀植物(如兰花、名贵中药材等),优美的大自然画卷遭破坏。一些人文景观,如牌楼(坊)、宗祠、寺庙、亭、桥(碇步)、墙等没有采取适时、适当措施加以有效保护。有些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或拆建、改建,致使原有风貌荡然无存。另外,在非法宗教治理运动中,一些堪称人文景观的寺庙一概捣毁,很是可惜。

  园林绿化搞大面积假树假景,即使出发点是为了美化环境,但实际效果并没有给城市增添什么动人的颜色,反而成为与城市建筑风格不和谐的绿化败笔,有画蛇添足之嫌。例如楠溪江啤酒厂的假树、假景设置与背景不协调,并没有增添相映成趣的幽美意境。园林绿化应巧妙利用山体的地形造势,人文与自然配置合情合理,错落别致,独有风格,别有风味,赋予巧夺天工的画龙点睛神笔。

  一些景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使这些景区处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一些烈士陵园有待于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增加游览景点,拓展游览面积,丰富游览内容,改观园容园貌,突出植物园的风格特色。风景园林开发利用必须有人才资源的支撑。某些游览景点导游奇缺,也没有导游手册可供游客购买,难以给游客留下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像正江山龙湾潭,没有培养或引进正规的导游人员,旅游优势宣传不出去,也吸引不了回头客。

  要改变种苗和花卉生产散而杂的方式,引进大棚、温控等设施,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品种,进行产业化经营,建立名优品牌和拳头产品,发展高科技产品。诚信经营苗木,一些珍贵树苗如南方红豆杉、罗汉松要剪去部分枝叶,带土出圃,并附上栽培说明书。目前市场畅销的有大规格苗木,新品种绿化苗木,彩叶和花篱树种,容器苗、宿根花卉等。制订苗木规格地方行业标准,一些不符合出圃要求的苗木要禁止出圃,以利于培育优良的壮苗,提高绿化造林成活率。发挥行业协会在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培训、市场开拓、价格自律、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等方面的作用,为广大种苗企业和用户搭建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将苗木花卉业做大做强。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阔叶树为基调,突出地方风格,节制引用外来物种,不仅起到了绿化、美化的作用,同时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也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村落绿化结合传统习惯,考虑经济利益,可栽植有经济和生态双重意义且观赏价值较高的地方特色果树。园林绿化要选用多树种,发展“彩色林业”,产生红花、黄叶、紫枝、多色果实,使之在保持绿色基调的基础上,林相光彩夺目,水源涵养量大,生物防火性能强,旅游观光品位高。采取植物景观优化措施,改善楠溪江两侧针阔、彩叶树、灌草林相杂乱、森林视觉环境层次不丰富的森林植物景相的植物,增加叶色观赏树种比例,创造色彩丰富的自然林相景观,增强森林视觉环境效果。

  楠溪江因多楠木而得名。由于人为干扰,楠木在楠溪江流域森林中分布变少。为此,可在沿江山脚和村镇边缘地,选择栽植楠木林,以形成有楠溪江意境的楠木植物景观效果。楠溪江畔的枫林镇,古时是个多枫的古镇,对此可考虑选择枫香为主栽树种,营造乡土景观特色。保持楠溪江蚱艋舟、楠溪水碓的传统特色,打造“文化楠溪江”。楠溪江,古称苒溪,苒是一种刺梅。当初溪畔盛开梅花,故而得名。它是全国唯一没有被污染、洁净而秀丽之江。

  古树名木是楠溪江景区的历史,是景区的文化,具有重要的生态、人文、旅游等诸多方面的价值。永嘉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树种有香樟、苦槠、枫香、银杏、南方红豆杉等,对这些古树名木挂上保护牌,标出树名、学名、科属、树龄和保护单位等内容,建立古树名木“户口簿”,并设置围栏进行保护,保持树况,形成以古树名木群落为核心的典型植物景观。古村、古建筑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至今保存着古代文化印迹,这些印迹贯通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脉落,反映了古代“耕读文化”和“宗族社会”历史风貌。它们给景区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赋予楠溪江丰富的文化内涵。

  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有别于常规的地面绿化,应用范围广阔,如屋顶绿化、墙面绿化、阳台和窗台绿化及水体绿化等。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能增加立体空间感,丰富城市的艺术效果,弥补城市构筑物线条平直的缺陷。垂直绿化见缝插绿,占地少,能增加绿化面积,又能丰富绿化层次,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和恢复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垂直绿化的形式:一是棚架绿化;二是栏杆、篱墙绿化;三是阳台绿化;四是公路山体的绿化;五是立交桥绿化。如近年来,随着开山取石、修建公路等工程建设,造成大量的岩石坡面,破坏植被又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公路沿线的山体进行生态治理,将种子混到水泥里植下去,长出绿色植被,使公路边的护坡长满青草和小树,重披绿装。具体做法是:把土壤、肥料、植物种子和水泥等混合,加水后,通过特别喷混机械植到较陡的石质边坡上,在岩质坡面上营造一个既能让植物生长发育又能让种植基质不被冲刷的结构,起到绿化和保持水土的双重效应。

  曲江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为目标,在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管理方面,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强化管理手段,提高养护标准,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努力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形成辖区城市风景园林管理全方位、全覆盖的精细化管理体系,促进风景园林建设管理连年迈上新台阶。荣获“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国家精品旅游景区”,“全国低碳旅游试验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授予“AAAAA部级旅游景区”,中国风景园林协会授予综合管理类优秀单位称号。提高了西安曲江新区的知名度和公信力,成为陕西、西安风景园林大发展的强大引擎。

  曲江新区的风景园林绿化建设,充分体现历史文化特色,既有深厚的历史园林文化底蕴,又融入了现代园林艺术元素。截至目前,曲江新区建成区(一期)绿化总面积为499万平方米,其中公园广场绿化景观面积218.3万平方米、道路公共绿化面积为126.7万平方米,小区及单位绿化面积为154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为37.47%,绿化覆盖率49.56%,人均绿地面积36.3平方米,是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5.42倍。曲江新区不仅是西安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也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风景园林建设成功的范例。

  曲江新区的风景园林建设,秉承“依托文化资源、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促进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

  一是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实现跨区域发展。多年以来,曲江新区先后投资300多亿元,建成了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和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景区,促进大遗址保护与文化生态的融合。逐步探索出“文化+旅游+生态战略”的曲江模式。

  二是坚持机制创新,激发风景园林事业发展活力。大雁塔风景区管理处改制为曲江新区大雁塔景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后,承担了曲江新区各开放式景区、市政道路绿地的公共物业管理及绿化养护业务,成为曲江新区风景园林管理养护工程的骨干企业。

  三是以打造国家5A级景区为契机,形成以市政绿茵道路为骨架、绿水公园为点缀、绿色广场为靓点、绿化单位小区为基础的大绿化格局。成为以大雁塔景区、唐城墙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等公园广场为一体的首个国家AAAAA级开放式旅游景区。

  多年来,他们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结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原则、标准,制定出城市精细化管理手册。通过对影响城市风景园林管理水平各个重要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规范、精细、合理的管理模式;《手册》由适用范围、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实施运行、审核改进等6章24个部分组成,为今后稳步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他们大胆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对辖区市政道路等公共设施以市政、市容、绿化分类管护,分别通过招投标方式,每年年初与各专业公司签订管理承包合同,年终通过考核评比进行筛选,形成竞争激励机制,促进了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水平。

  在开放式景区管理上,先后与曲江文旅集团各景区管理公司签订公共物业管理合同,制定了系列管理维护考核制度,确保各开放景区日常维护工作有序展开。同时,紧抓工程管理监督及大型维修审批工作,确保景区管理工作整体运行良好。

  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是西安市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也是西安迈向国际化大都市重要抓手。为此,他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曲江新区实际,提出精细化管理曲江“更精、更细、更人性”的工作标准。

  他们从强化、规范检查监督制度入手,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容、市政、绿化、安全各管理专干,坚持每天带领各项目经理,全面检查各项工作动态,及时协调解决每天发生的事宜。局分管领导不定期督查,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对难于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现场会议、专题会议和工作联系单等形式安排相关部门和单位协调整改。对落实不到位的,及时反馈主管部门或报告分管领导,对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和部分在建工地进行现场协调落实,跟踪督促整改。

  他们每年都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特点实施不同主题的园艺街景提升,展现了高超的园艺手法,吸引大量游客驻足合影留念。他们将绿地日常养护同景观提升相结合。春季选用时令花卉制作具有中国文化符号、陕西文化符号、秦唐文化符号等一批创意绿雕造型景观和大型立体花坛;夏季针对树荫下草坪斑秃及绿地人为践踏问题,选用美观耐阴植物进行流线型栽植,既彻底解决了树荫下植物生长不良的问题,又提升了绿地景观效果;秋季采用节能环保低碳锈板材料实施雁南路“CCBD都市七巧板景观花带”,以彰显高超的园艺水平。在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交流年会期间,接待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莅临曲江实地考察曲江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情况。在中国风景园林协会管理年会上,曲江新区社会事业局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风景园林综合管理优秀单位参加交流,得到一致好评。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坚持在职培训等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培养各类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的人才。

  一是坚持在岗培训、外出考察培训,每年都要组织举办2-3次专业技术培训,安排管理技术人员参加形式多样的交流考察活动;

  二是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立体绿化、夏季花卉养护、造型花卉、绿雕等园林绿化技术攻关及管护创新活动。针对一线员工实际工作遇到的难点问题,组织编写了《绿化养护知识100问》,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

  三是坚持每年的全员目标考核,对员工进行综合评定,形成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岗位轮换、绩效考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1)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对市容、绿化、市政、执法等各项工作实施数字化管理。

  (2)建设停车自动诱导系统,缓解交通压力,方便市民游客停车。对大唐不夜城6个地下停车场实施了智能化改造,建立了停车自动诱导系统,促进了缓堵保畅工作。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存、生活质量的高低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园林绿化中,植物作为主体内容,不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人文修养的提高以及情操的陶冶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起到净化空气、平衡生态环境以及调节气候等作用。而要想实现上述这些作用,很大一部分还要取决于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

  对城市进行园林景观的绿化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的绿化工程建设与其他方面的城市建设工程不同,园林工程中的绿化工程是主体部分,在园林绿化工程当中,该工程的施工项目主要包括了苗木的栽植以及管理。在园林绿化的工程项目建设当中,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植物的栽植以及园林的景观效果,在园林绿化的功能方面也具有促进作用,以植物造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园林绿化工程的工程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从环境方面考虑,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在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所遭受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现已提出了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这就使得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园林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面,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和设计本身就具有一种艺术性。要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能够起到其基本的绿化效果的同时,还要保证园林绿化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在园林绿化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要以艺术设计和植物配置为指导思想。然后是其实施对象的特殊性方面,由于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植物是园林绿化的主体素材,植物品种的丰富多样,有落叶乔木、常绿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木花卉等,园林绿化工程与林业和其他种植业具有一定的差异,在种植业中相对比较特殊。植物的配置与种植业息息相关,植物的合理配置能够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和抗病虫害侵蚀的互补性,充分发挥植物群落以及园林景观的作用。

  在园林绿化中重视植物的配置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园林绿化中植物的合理配置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绿地面积和土地利用率,也对城市园林中的绿色植物的生态效应具有一定的影响。植物的合理配置一方面由于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有效地保证了城市清新的环境,同时,植物还能够吸收噪音、除烟除尘、调节温湿度等作用,从而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缓解城市严重的污染情况。这个意义也是进行园林绿化的最重要意义,因此,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对园林绿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环境建设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部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能够充分地改善园林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思维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和发展,积淀了丰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就体现了我国的园林绿化文化,园林绿化作为一种艺术景观,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对艺术景观的观赏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部分城市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对于植物配置可以说较为敷衍,只是选择几种生命力较为旺盛的植物进行栽种并没有过多考虑植物的绿化效果及其本身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园林绿化中的植物多以灌木与乔木为主,一些园林绿化单位过分强调园林绿化“四季常青”的效果从而导致园林绿化中植物品种较为单调缺乏一定的艺术美。应做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两季观果、一季观叶”的植物配置,园林绿化与植物配置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展现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然而就目前园林绿化实施效果而言并没有将园林绿化的经济价值与艺术价值融合在一起两者还处于相分离的状态。

  园林绿化中可采用的植物品种繁多,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对环境的要求都有所不同。但同时它们之间也会相互影响,比如有的植物喜欢肥沃的土壤,有的则更适应于贫瘩的土壤;有的会随着季节而变化;有的却是四季常青。总而言之,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中若不对植物本身的特点进行把握,很容易导致植物因无法适应环境而枯萎。

  对于园林绿化而言,相关单位领导占有绝对决策权然而部分领导并不懂得园林绿化工艺及植物配置相关内容。但为了彰显自身权利及地位,随意改动植物配置设计方案这一举动会直接影响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就目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整体设计现状来看,植物配置设计水平偏低,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多种。例如,一些植物绿化单位并不具备植物配置设计资质,还有一些虽然具备植物配置设计能力,但由于其采用业务分包模式,致使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过程中涌现了诸多良蔫不齐的植物配置设计方案,严重降低了植物配置整体设计水平。

  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中要遵循园林绿化设计原则,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植物进行有效配置满足园林绿化建设单位及城市居民对园林绿化的要求。在园林绿化设计单位选择前要全面审核该设计单位的设计能力确保设计单位拥有园林绿化设计资质后方可进行园林绿化及植物配置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植物配置的设计水平。

  在园林绿化中要避免植物品种的单调性要丰富植物品种从而使园林绿化建设在不同季节可以展现不一样的风采,为城市增添一份色彩。在春季开花的植物有丁香、连翘、蔷薇、紫荆及樱花等,夏季开花的有木槿、紫薇等秋季开花的有木芙蓉、黄花槐等冬季开花的则有红梅、腊梅等。这些植物不可能全部应用到园林绿化中,工作人员应根据园林绿化建设实际特点及状况进行植物选择既要保证植物配置的科学性也要保证植物的多样性充分展现不同植物所散发的独有魅力。

  第一,要明确园林绿化建设所在地的历史文化、人文环境及城市发展的要求。只有在充分了解情况下才能够保证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的协调性与一致性,从根本上实现植物的合理配置。第二,要了解园林绿化建设单位的功能需求,比如,看园林绿化是在居民小区、学校、工厂等地区,还是在行政单位及公园等地区,要掌握园林绿化及植物配置的性质。第三,要熟知园林绿化中所采用的植物生长习性,水文环境等,确保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成活率,避免盲目进行植物配置。

  在园林绿化中要避免植物品种的单调性要丰富植物品种从而使园林绿化建设在不同季节可以展现不一样的风采,为城市增添一份色彩。在春季开花的植物有丁香、连翘、蔷薇、紫荆及樱花等夏季开花的有木槿、紫薇等秋季开花的有木芙蓉、黄花槐等冬季开花的则有红梅、腊梅等。这些植物不可能全部应用到园林绿化中,工作人员应根据园林绿化建设实际特点及状况进行植物选择既要保证植物配置的科学性也要保证植物的多样性充分展现不同植物所散发的独有魅力。另外,尽量多以乡土树种为主,做到适地适树,避免盲目大面积、大规格地引进树种。

  园林景观的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对园林景观的绿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园林景观绿化的质量,提高植物的存活率以及植物绿化的效果,园林景观绿化的植物配置人员就要提高自身对植物的了解,要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特点等,提高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质量。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没有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没有从生态、科学等方面进行考虑,没有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检验,导致风景园林设计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等问题,使城市园林建设受到极大影响。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给城市经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根据上述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才能促进人、经济和自然和谐共处,推动城市绿化建设。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园林建设的认识,以绿色设计为理念,充分体现低碳、环保的设计特点,以提升城市形象,促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城市园林建设的宣传力度,使风景园林设计得到可靠保障,将风景园林建设行动落实到全体人员身上,促进风景园林建设健康、长远发展。例如:政府相关部门安排人员参与绿色植物的运输和管理,并给以一定的资金投入,使风景园林建设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促进风景园林建设早期完工。

  现代化建设中,风景园林设计需要广泛采纳意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让人们深刻感受风景园林带来的美的享受,从而提高风景园林设计的工作效率。在实践过程中,加强设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学习新设计技巧,以促进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水平不断提升。例如:绿色设计理念中,提倡不同季节开花、不同高度绿色植物的搭配,使各种植物得到有效利用,充分体现风景园林设计的核心内容,对于促进生态系统平衡发展有重要作用。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风景园林设计的水平,使城市园林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促进风景园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因此,注重风景园林设计创新,要将城市文化、特色和经济等结合在一起,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为城市经济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与此同时,对各种绿化指标进行仔细计算和认真审核,对绿化覆盖面、立体绿量和植物种类等进行全面分析,保证城市空气质量,避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只有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营造良好视觉景观,提升城市形象,降低风景园林建设成本,促进经济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才能体现出风景园林设计的艺术性,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例如:在休憩的走廊上刻画植物图案,将园林的植物形象描绘出来,并与地方特色和文化结合在一起,可以使景观内容更加丰富和富有趣味性,以体现风景园林的艺术气息。

  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运用,风景园林设计在遵循自然规定的基础上,必须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发生,以保障风景园林建设持续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园林绿色植物的维护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各种风景园林配套设施的施工和布置,合理安排施工人员,不断加强管理和监督,以保证风景园林建设的施工质量,促进城市园林建设长远发展。

  城市绿地的服务对象是市民,其最终的目的是为市民创造休娱身心的美好体验(感受) ,规划的最终结果以实施为手段,以体验为目的。系统整合,城乡一体;景观分区,风情各具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 廊道- 基质”的规划方法,将城市绿地系统化,实现整体效益大于局部效益之和的绿地效应。同时,将城市绿地系统和国土绿化紧密联系,把城市当成一个大花园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生态环境。根据现状自然环境条件,规划出不同的景观分区,各区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形成本区个性化的自然、文化风貌。

  园林绿地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的主要素材。尤其是一个城市的机场、车站、主要街道,这些地段的园林建设状况,往往是给新到这个城市人们的第一印象,因此,说园林是城市的大门毫不为过。若以上地段园林绿地装点丰富,绿荫覆盖,花草成片,且不同的道路以不同的绿化形式,由不同的树木花草构成各异的道路景观,处处郁郁葱葱,花香袭人,给人以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的感受,不仅感到这个城市自然、美丽,而且觉得整个城市生机盎然,富有内涵。要想使城市景观做到如此花园式效果,规划中必须体现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植物造景是现代园林景观的主要成分,利用植物的色调对比与层次排列,高低错落,疏密相间及季相变化,创造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立体空间艺术。利用文学、绘画的艺术规律,通过植物种植设计,把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并上升为诗情画意,创造主题,创造意境,创造融合自然美、建筑美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形成特色各异的园林景观。创造园林景观,不要抄袭传统园林以建筑为主的套路,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绿化中只能作配角。要因地制宜,因形随势,要保护利用古老树木和自然景观,以适应生活情趣的多样化。

  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现实经济价值,而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靠建设园林城市来实现的。园林城市有一个庞大的植物群落,具有吞噬CO2、分泌杀菌素、吸附飘尘、减弱噪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及改善小气候的巨大能力,使城市形成无污染、无飘尘、无噪声、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的园林生态环境。园林生态环境的形成,是园林城市最重要的标志。

  城市风貌决定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形成的风土人情。在建设园林式城市过程中,以城市的历史为红线,用园林艺术手法表现它的地理特征、传统特点以及现代风采,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城市风貌。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依山之城和滨海之城,文明古城和新型城市,其园林风貌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园林设计,就是园林的筹划策略。具体地讲,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技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水、理石) 、种植树木和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并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过程。

  应了解群众的爱好和需要,为他们创造洁净、美丽的环境,引导群众去欣赏那些美丽动人的景观和进行高尚、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把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视为己任。

  一般情况下,园林设计首先要考虑“适用”的问题。所谓“适用”,一层意思是“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一层意思是园林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适用”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永恒性。在考虑是否“适用”的前提下,其次考虑的是“经济”问题。实际上,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尽量在投资少的情况下办好事。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即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美观要求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实质上,美、美感,本身就是一个“适用”,也就是它的观赏价值。园林中的孤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氛围,这就是一种独特的“实用”价值。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将生态环境科学引入城市科学,从宏观上改变人类环境,体现人与自然的最大和谐。于是,景观生态、环境美学的理论应运而生。国家公园的出现和生态系统工程的提出,即是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园林。园林绿化正是被看作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说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的原理为依据,达到融游赏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的目的。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居住环境日益城市化。城市,是人们集中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便是改造自然,创造集中的人居环境的做法。随着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就必然包含有人工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使城市人群更贴近自然而生活。如何才能将与自然分离的城市通过人为的手段有机地融汇到大自然中,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大课题,而这一课题的实施,有赖于园林规划设计的再创造。在城市中营造园林,将自然景观融入到人造环境中,使之成为一个自由、合理、平衡的新的生活空间,这种自然回归力一直在有力地抗衡着城市与自然彼此疏离的倾向。这样,园林已不仅仅是提高人们休憩、娱乐、观赏的场所,而必须同时考虑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及对社会功能的满足和实现。园林,在为人类的活动环境创造美景的同时,还必须给予城市居民以舒适、便利和健康。这一设计理念的提出,使园林规划设计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现在所提出的生态园林城市,属于“大园林”的概念,出发点是建立在保护、建设和完善城市大环境的共识之上,其归宿是追求与自然和谐的共存环境。生态园林城市强调人与城市、自然与社会、现在与未来的相互依存和共生。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是:经济繁荣,市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足,衣食住行方便;城市建筑及构筑物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合理分布,相得益彰;人与动植物相亲相近,和谐共存。特征是到处绿荫掩映,风清水净,楼台与山水相依,人类与花鸟为伴,充满诗情画意和生机活力。

  生态园林的基本理念在于创造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共生的乐趣,使人们在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过程中,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生态园林”强调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利用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时,可借鉴以下的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时,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考虑和管理。

  景观多样性是描述生态镶嵌式结构拼块的复杂性、多样性,自然环境的差异会促成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还包括垂直空间环境差异而形成的景观镶嵌的复杂程度。这种多样性,往往通过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还可通过多种风格的水景园、专类园的营造来实现。

  每个景观都具有与其他景观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不同的景观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这是地域分异客观规律的要求。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不同的周边环境,选用适宜的动态景观,将会呈现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景观。

  保护自然遗留地内有价值的景观植物,尤其是富有地方特色或具有特点的植物,应当充分加以利用和保护。

  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生活系统的载体,景观生态规划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多种因素,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例如水生植物景观不仅要具有观赏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其丰富的种类和用途可作为科学普及、增长知识的活教材。

  生态保护首先是整治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应加强绿地建设,绿色植物及其群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光合作用、蒸腾等生理、生化过程改善小气候,达到冬暖夏凉;增加空气湿度,制造氧气,吸收有害气体,滞尘,防御风沙,减低噪声,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从而维护城市生态平衡。都市公园是绿地建设最多、绿色植物及其群落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加强都市公园规划与建设,是城市景观规划的主要措施。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绿地的发展提出总体目标和要求,并对城市的各类绿地进行规划布局,从而控制城市绿地的建设和发展。坚持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是加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关键。

  在城市不同性质的用地中进行植物配置,应根据用地性质、建筑物的功能和营造景观的要求以及各地的气候变化特点,合理选择绿地的整体设计风格及树种,力求做到适地适树,科学合理地配置植物,使丰富的植物群落组成多样的园林空间和园林景观,达到既绿化美化又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

  园林设计的主要材料就是植物花卉,它具有的独特的线条,能够使园林展现出各式各样的风景和格调。不同的园林的植物根据园林不同的风格呈现出形态各异、变化万千的形态美。园林在设计时,可以利用不同植物具有的不同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通过将不同生命期的植物花卉搭配在一起,能够使园林在不同的时节呈现出不同形态的魅力。园林植物具有不同形态的线条,并且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质地和色彩,园林中不同的植物加以园林小品和园林山水的配合,可以使园林的空间得到拓展,增加园林中植物的层次感和协调性,从而使园林的风景更使人陶醉,起到了园林美化的作用。

  园林的植物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大部分园林的绿色植物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些植物,例如:大叶黄杨和夹竹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从而减少城市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另外,还有荷花和睡莲等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和细菌从而起到净化水源的作用。

  园林植物在防风滞尘、涵养水源、降低噪音和保持水土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园林植物中悬铃木和刺槐能够起到滞尘的作用,云杉、水杉、柳树和园柏的枝叶稠密、叶面粗糙,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实现降水量15%~40%的截流,加上土壤的渗透作用,能够缓和减少地表的径流量和流速,从而实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目的。此外,灌木和乔木能够降低噪音,利用攀缘植物覆盖墙面,能够降低强日光下的反射系数,并起到防止墙体倒塌和瓦片脱落的情况。此外,植物冠底是在发生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时的最佳避难场所。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社会的发展日益商业化,同样园林植物对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例如,可以在办公大楼中设立底层花园、中层花园和顶层花园能够营造出安静、和睦的商业洽谈环境,从而提高商业谈判的效果。此外,良好的城市绿化和高质量的城市景观能够吸引外商的投资,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根据我国园林环境设计和配置来看,绿色设计概念逐步得到了推广,不同绿色植物的配置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有利于园林可持续发展jbo,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园林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根据我国园林园林绿化设计和绿色植物配置情况来看,在园林绿化中,生态设计的理解普遍是绿化植物增多,建筑物减少。因此,在园林的园林绿化设计中,出现盲目绿色设计,导致绿色植物配置不合理情况出现,给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带来了极大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对园林绿化概念认识不清,导致园林园林绿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使绿化植物出现无法正常生长的情况,严重的还造成植物死亡,致使园林环境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在园林范围内,小区管理部门为了节省成本,导致绿化植物的专业人员比较缺乏,专业技术水平低,绿化植物的管理得不到加强,给园林园林绿化效果带来极大影响。由于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出现很多问题,导致绿化植物得不到有效管理,给小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无法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

  我国园林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中,由于相关人员对园林绿化设计认识不够,使园林绿化设计出现不合理现象,导致植物配置率非常低,给城市绿化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园林设计中,存在绿化植物面积不大、植物品种比较单一和植物层次搭配不当等情况,使园林绿化效果非常差,给园林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园林园林绿化设计人员太过形式化,只注重外观好看,忽略园林绿化的真正含义,达不到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例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没有根据植物的特性来选择植物的种类和种植环境,导致绿化植物出现生长缓慢或者枯死等情况,严重影响园林绿化生态效果,达不到提高园林环境质量的目的。

  在园林的园林绿化中,存在绿化植物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使绿化植物得不到应有的维护,导致绿色植物生长延伸到过道上,给人们日常出行造成影响。由于绿化植物的没有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使绿化植物出现营养不良和水分不够等问题。绿色植物的规划没有体现人性化理念,导致绿化效果不明显,造成绿化植物的浪费,给管理单位带来极大经济损失。

  3.1主题原则。主题原则是植物配置的纲领,通过这个纲领,确定要通过植物景观表现什么样的主题。这种景观常常需要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乔木、灌木、花卉,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继续延伸并扩大其内涵,最终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特征。以紫竹院为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引种驯化精心养护管理,共栽植2100余种100万株竹子,形成浓郁的竹文化氛围。这种主题植物,就像人类的骨架,起到支撑整个绿地或公园的作用。又如香山红叶、玉渊潭樱花、植物园月季园的月季等,都是以突出的植物主题jbo,形成独特的风格。

  3.2整体优先原则。城市囿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

  3.3适宜原则。该原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常提到的“适地适树”,二是与四周环境的协调与适宜。适地适树原意为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各种自然环境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康生长的树种。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这样可以保证树种对本地风土条件的适应,保证成活。

  3.4经济原则。有人曾提出园林绿化与果品生产相结合,或者说是将果树应用到园林绿化中来。关于这种做法,在一些管理水平较高的绿地或单位附属绿地上完全可以考虑,但在些公共绿地上要慎重选择。经济原则指的是发展节水型园林,或者是在植物配置中要适当考虑节水的问题。例如有节制地发展草坪,尤其是冷季型草坪,多选择耐旱节水的草坪品种,可采用冷暖季草混植,或选用耐旱的地趋支植物,如沙地柏、扶芳藤等。在配置中优先选取较耐旱的园林植物,如银杏、臭椿、国槐等。

  3.5坚持生态原则。任何植物生长发育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园林植物能否成活以及生长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为了适应生态环境,植物配置选择应该做到适地适树(草),引进外来树种、花木需经过试验、驯化要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研究表明,乔木十灌木(耐阴植物)十草花十草坪,这类种植模式更利于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总叶面积及绿化覆盖率,同时使得景观层次丰富,季相变化明显。

  乔木是现代园林绿化设计中使用得最多的物种,也是园林植物配置的首要选择。乔木的配置应借助其他植被的烘托和陪衬,通过不同树种之间的排序、组合,结合各个树种的生长习性最大化地呈现自然环境的多彩多姿。在乔木的配置方面,应当结合园林景观设计的实际需要,按照对植、孤植、丛植或者群植几种常见的种植模式进行科学的选择,从而实现科学的配置。一般情况下,在分隔较大的空间内应用丛植与群植的模式较多,因为这两种模式能够体现出大空间内的层次感,减少空间的空旷感,而且也能够形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景象。从景观的观赏性方面考虑,一般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季节变化等因素,配置与气候环境相适应的乔木景观,这样能够体现出当地的气候特色,也能在不同的季节体现不同的景观色彩。在配置乔木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乔木的生长习性,通过不同的排列次序能够体现出不同的多姿多彩的景观。另外,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前提下,也可以适当引入外地树种,以增加树种的多样性。

  花卉也是园林植物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花卉的品种众多,五颜六色,而且体态多样,将其应用到园林景观配置中,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充分展现其自身的观赏价值和艺术美感。红花绿叶的搭配形成巨大的色彩反差,而且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因此可以利用多彩多姿的花卉来映衬单一的绿色植物群落,增强景观的美感。在花卉的配置方面,一般有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规划方式,规则式指的是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配置需要,利用花台、花带等方式对花卉进行集中展示,能够根据景观设计需要营造出一种人造的美感;自然式则是遵循回归自然的理念,利用丛栽疏落的方式,使花卉自然生长,带给人们回归自然的美感。对于花卉的配置,通常需要根据园林景观的配置需求和人们的观赏需求进行设计,以此保证园林景观的整体性。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植物之间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性和共同性。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必须根据环境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调节能力等来进行植物的种植,以促进自然式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例如将较大的乔木种植好以后,再种植较小的乔木和灌木,使植物之间具有空间层次性,形成完整生态结构,提升园林景观品质。由于季节变化对植物的生长有极大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园林绿化的观赏效果,必须将不同季节和不同性质的植物配置在一起。例如针叶植物和落叶植物的配置,由于针叶植物大部分是常绿植物,因此,针叶植物的比例要比落叶植物的比例小,才能在冬天给居住区增添新意,达到改善园林绿化质量的目的。

  城市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对于城市整体的生态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植物的搭配时,需要选择科学的搭配方案和技巧,才能有效的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所以要通过对城市绿化植物配置的现状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对植物进行科学的配置更好地使城市园林绿化向着人性化、生态化的园林方向发展。

  [1]朱秋月.论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及选择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4,10:215-216.

  [3]熊忱忱.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环境与生活,2014,10:137+139.

搜索